当前位置:首页 > 日常 > 正文

再游陈皮村时,看法已经和当年不同

日常 · Aug 25, 2024

陈皮村是一个很独特的地方,类同于广州芳村茶叶集散地那样的陈皮集散地。而给外地人的印象是,陈皮村就是一个百亿发财梦的黄金市场/批发陈皮的地方。我们本地人却和陈皮村的交集并不多。因由很简单:陈皮村是一个对外窗口,而不是对本地人的窗口。商家云集,有旅行团点对点对接,产业配套发展趋于成熟。这种情况,对本地非陈皮行业的人来说,如果脱掉了休闲这个一个功能性,真找不到理由进入陈皮村走走的动机。

今天偶得一个机会。佛山领导说来“认知考察”一下陈皮村,顺便叙旧。这系列操作,陈皮村就自然是接头第一个地点。我在想,如果是有考察的思考成分,是应该以一个怎样的角度去呈现呢?显然,这个是地方资源,在对方思维建立的认知肯定也不是我引导什么就是什么,而我引导是应该站在更高的层面去俯瞰这“众生”。一个总结性的感慨悠然迸发:


同样一个地区性的资源,有些人就能玩自己破产,有些人只能混杂投机取巧才能赚点钱,有些人根本不用投机,就能赚到钱。而更高的人,已经是在产业布局上做出了深远的改变。这,就是有同样资源的,不同层次的人玩出来不同的结果。所谓众生畏果菩萨畏因。由此多是认知上的差别。


从1号停车场进入,穿过几个陈皮特色餐饮店,就来到了为游客打造的世界来了,过道商贩热情洋溢,免费的陈皮水,还有陈皮蜜饯任意试吃。热情招揽进店,这份感觉,像极了澳门大三巴牌坊附近的牛肉干一条街。店外纷纷嚷嚷,蜜饯,糖果,雪糕,陈皮丝,陈皮白茶,陈皮柠檬制品,小青柑,柑普茶,陈皮花生这些小额消费铺满了三纵三横。而店面内部陈设少不了大茶桌和瓶瓶罐罐的陈皮以及商品化的陈皮制品,这,和当初陈皮村刚建成招商引资却店铺只会卖皮的当初进步性非常大。

当再次进入陈皮村,我重新认知了陈皮村,应该叫做陈皮特色产业区。集零售,旅游观光,批发,金融一体的综合体。是陈皮产业的其中一个非常了得的对外窗口。


思考一,如果我也参与到陈皮的产业,我应该占据怎样的资源位置才能获得发展?
思考二,陈皮的乱象,行业的自律性缺乏有效管束,在消费认知无辨识能力的前提下,货真价实或许无法得到有效认可,如何破局。
思考三,产业金融化,泛化有利于产业的发展,抛开陈皮的这个媒介,已经产生的衍生品,哪个才是长期获利无畏短期跌宕的。
思考四,当资本大鳄转身抽离,陈皮还剩下多少价值,谁成为时代的炮灰。

思考一,我来刨一下陈皮这个资源要素是怎样被利用的:陈皮产业现在可以看做一棵树,从拿到一个地,到种子,到成长,到结果,整个附加的时间轨,可以产生很多商业机会和故事,他不是简单的物化或者金融化。1.农地的争夺,拿到区位越好的地,自然收成就不会差。2.栽培种植,养护等,懂管理和不懂管理的收益相差巨大,过程会消耗水资源,农机,农药,技术服务等。3.各阶段果实的运输和加工,这个阶段应用大量的农业机械,分果,洗果,开皮,晾晒或者烘干等,有人工或者自动化的双轨实现方法。4.衍生品的市场调研、研发,包装和生产。5.营销理念的打造和渠道的铺设。6.代理/批发零售(含线上零售),旅游团购等搭建。7.线上线下的推广服务。8.金融投资服务(这些年都一直跑赢通货膨胀的优质选手)。9.可以把这个产业装进去的地产业。

思考二,陈皮乱象,生物科技的发展,陈皮这个年份属性非常敏感的产品可以使用时间加速器完成加速陈化过程。于此同存,还有邻省种植区皮冒充大量出售的情况。这两个手段,真真假假非专家难辨,技术防伪往往成为了发财放大器,消费者认知里的是非曲直往往难分辨,在杂乱缺乏诚信的市场环境中甘愿在信息不明的情况充当冒险家的参与人自然就少。

思考三,长期投入是基于一个个短期收益来坚守的,大致正确,就相当于选择无误。高频消费,会打败低频消费,投资性消费,会打败普通消费,所以,在整个圈已有或者暂未出现的品类分化中,找到一个非常高频的场景/价格波动少的场景/具备使用和投资价值的场景。就相当于找了一个大体正确的路径。而这个路径是否已经高手云集,如果是,则分析自己能不能在云集高手中不容易败下阵来,如果毫无优势,则退出这个赛道,更换另一个轨道重新出发。


思考四,如果资本大鳄都不玩,小的能玩吗?资本已经高瞻远瞩,在风险高的地方提前闻到味道,改变公司结构,资源配比,退出股份,把重资本剥离到上下游,卖壳子等操作。如果大佬离场,并且大佬纷纷离场,换句话,产业树就容易枯萎,生长在产业树依附的所有企业不得不另谋生路。例如做柑普茶的直播变成了没有柑普茶的茶直播,选果切皮加工场纷纷收起来机器或者转售。晒场不晒皮了,转晒别的。地里头的柑木大批被砍伐作为木柴烧掉。此刻,钝感力强的企业,将变成下一波可以启航的原点。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您是本站第5178名访客 今日有0篇新文章